(一)近來,中國有三大技術突破領先世界一是3D打印技術。所謂3D打印技術實際是由計算機控制的依照3D設計圖紙直接“打印”出零部件的技術。據介紹,傳統的制作方式是“去除型”,如鍛造切割制造技術,是在毛坯基礎上將多余的材料切割下來;而3D打印則是“增材型”,采取疊加技術,層層粘貼,直至完成所要的部件。這種方法,一是快,二是省,三是精密。據介紹,近年來,中國軍事科技之所以突飛猛進,以先進戰機為代表的各種尖端武器密集亮相,與中國掌握爆出了領先世界的3D打印技術有絕大關系。
二是激光制造技術。3D打印加激光切割、打磨,可以使部件完美無缺。據介紹, 早在2000年前后,中航激光技術團隊就已開始投入“3D激光焊接快速成型技術”研發,解決了多項世界技術難題、生產出結構復雜、尺寸達到4米量級、性能滿足主承力結構要求的產品。
目前,中國已具備了使用激光成形超過12平方米的復雜鈦合金構件的技術和能力,成為目前世界上唯一掌握激光成形鈦合金大型主承力構件制造、應用的國家。在解決了材料變形和缺陷控制的難題后,中國生產的鈦合金結構部件迅速成為中國航空力量的一項獨特優勢,目前,中國先進戰機上的鈦合金構件所占比例已超過20%。
中國民用航空制造業也開始應用這一技術。在西北工業大學凝固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下設的激光制造工程中心,通過激光立體成型技術為將于2014年投產、2016年投入運營的國產客機C-919制造了鈦合金翼梁,長度超過5米。除制造外,這些部件即使出現問題,也可以使用同樣的技術進行修復,而無需重新制造,這將可以節省大量用于更換受損部件的費用。憑借激光鈦合金成形技術,中國在航空材料科學領域第一次走在了世界先進水平的前列,正因為如此,今年1月18日,國務院向“飛機鈦合金大型復雜整體構件激光成形技術”頒發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
據介紹,中國激光制造技術的成功應該歸功于29歲就成為中國科學院半導體所最年輕的研究員林學春及其于2005年帶頭創建的“全固態光源實驗室”。在他的帶領下,實驗室克服重重困難,相繼突破3kW、4kW、6kW和8kW激光輸出。2008年,以林學春作為項目負責人承擔的“863”重點項目“高功率5千瓦全固態激光器”的課題“高功率全固態激光器研究”通過了科技部專家組嚴格評估,這是我國首次研制成功的滿足工業需求的5千瓦級全固態激光器,在打破國際禁運、實現激光先進制造裝備工程化方面實現了重大突破。
--- 版權最終歸艾銻無限所有http://www.maosdadas.net/ 如需轉載,請標明出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