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的時代,已不再單純是電商渠道的下沉,傳統行業主動擁抱互聯網讓飲食文化的未來變得可以預期。
從最近發生的四個事件可以看出互聯網對飲食文化的影響,一是京東利用其自營冷鏈配送優勢,在線上銷售青島、三得利等品牌原漿啤酒,打破了原產地銷售的模式,這是類生鮮食品的改變。第二個是,老字號飯店“東來順”,在2012年就開始嘗試O2O,之后在京東和天貓上開設了旗艦店,并在美團上推出團購套餐,最近又入駐拍拍微店,傳統的餐飲行業開始深度接觸互聯網。第三件事以小龍蝦而文明國內的盱眙,其國際龍蝦節已經舉辦了14屆,今年更是拉上京東搞起了互聯網龍蝦節,區域性飲食文化開始和互聯網掛鉤。最后要說的是,在這個美食APP橫行的時代,海爾也在4月份發布了自家的美食互動APP,試圖從硬件到軟件來打造所謂的智慧廚房。
當然,互聯網+時代下的新飲食文化,對電商平臺、物流渠道、售后保障等有了更大的要求,從目前來看可行的模式大概有以下幾種。
第一是產地直供。不管是盱眙龍蝦還是原漿啤酒,以及查干湖魚和陽澄湖大閘蟹,以京東和天貓為代表的電商平臺采取了產地直供的模式。通過和當地的食品企業進行合作,直接把產品搬到電商平臺上來銷售,既保證了產品的安全性,也縮減了不必要的中間環節。(如意客)
但冷鏈物流配送能力正逐漸成為衡量產地直供模式是否可行的重要標準,除了為品牌商提供干線運輸、倉儲以及銷售問題,最后一公里的配送成了最大的制約因素。京東自營的物流體系成為其最大的亮點,截止3月31日,京東在全國43座城市運營了143個大型倉庫,設立了3539個配送站和自提點。而天貓的解決方案則是通過菜鳥網絡來加強對快遞公司的掌控力,從而解決最后一公里的遞送與服務難題。而近些年來社區O2O的出現,也為生鮮產品的最后一公里運輸提供了另一種可行的解決方案。(IT服務平臺)
第二種模式是農業電商。不管是眾籌農業還是農村電商,其根本都是把農產品通過互聯網而獲得更大的銷售范圍。目前涉足農業電商的企業很多,形式也不一而同,既有京東、阿里等下鄉刷墻,通過鄉村服務站的形式來發展農村電商,也有人試圖用互聯網來改變農業生產流程,進而發展成F2F模式,即家庭和農場的直接關聯。舉個例子來說,居住在上海的某個家庭可以通過農業電商和中西部的某個農業合作社達成合作,進而直接獲得自己所需要的某種食材。
第三種模式是進口生鮮電商的進一步發展。在物流難題未能很好解決的情況下,生鮮電商們不約而同的選擇了進口產品,不得不通過進口產品的價格優勢來彌補運輸和倉儲成本。不久前京東戰略領投了以進口水果為主要業務的天天果園,而合作之后京東將為天天果園提供物流體系支持,幫助天天果園拓展全國市場。相信在未來會有更多的生鮮平臺擁抱互聯網巨頭和物流大亨,從而共同促進冷鏈物流的發展。(IT外包)
總的來說,物流仍是最大的制約因素。數據顯示,2014年我國快遞收入突破2000億元大關,并呈現出50%以上的增幅,冷鏈宅配的復合增速在80%以上,相信解決冷鏈物流難題只是時間上的問題。
從食材開始,到飲食習慣,再到飲食文化,都將會因為互聯網+的到來而徹底改變。(IT外包服務)
艾銻無限—中國專業IT外包服務提供商,企業IT外包服務首選,專業為企業提供IT運維外包、兼職網管、電腦網絡維護、網絡維護、辦公設備維護、服務器維護、網絡布線、數據備份恢復、門禁監控、網站建設等多項IT外包服務,更多的IT外包信息盡在艾銻無限 http://www.maosdadas.net
相關文章